未报送年报的老板们可要抓紧时间了!
一、年报公示的主体
凡2024年12月31日前注册的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,都必须履行年报义务。
二、年报公示的时间2025年1月1日—6月30日
三、未按时年报或年报不真实的后果
1、被列异并处罚
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第七十条 市场主体未按照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公示或者报送年度报告的,由登记机关列入经营异常名录,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2、连续2年未年报有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。
根据新《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》第十八条第一款企业因连续2年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未改正,且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,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。
3、罚款最高可以到20万元。
根据新《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》第十八条第二款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、弄虚作假的,法律、行政法规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;没有规定的,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,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;情节严重的,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,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,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。 被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、负责人,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、负责人。
四、年报重要提醒
年报、信用修复无需缴纳任何费用!
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个体工商户报送年度报告,无需缴纳任何费用。
任何以年报、信用修复、未年报罚款为名义通过电话、短信、微信向企业要钱的,均为诈骗。请注意防范含有非法链接的诈骗短信,不要轻易泄露企业信息、个人信息、银行卡号信息,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或支付,谨防受骗。
年报有节点,公示须及时,各位未年报的老板抓紧按照下面的年报流程抓紧年报吧!
逾期年报系列典型案例
案例1:未按时年报 工程投标受阻
某公司由于一时疏忽,未按时年报,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该公司参加政府某项建设工程招标工作时,因企业未按时申报年报产生的失信问题,在企业资质审查时不符合投标资格规定,错失了当前的发展良机。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对此非常后悔:“辛辛苦苦经营的企业形象,因未按时年报全毁了,也阻碍了业务进一步拓展,今后一定吸取教训,每年度按时申报年报,争做诚信守法的企业。”
案例2:未按时年报 办理银行业务受阻
某公司因未按时年报,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该公司前往银行提款,却被告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,属于不诚信企业,公司基本账户被冻结,资金只进不出。同时,该公司银行账户因征信受限,银行不予办理贷款业务,公司遇到融资困难,发展前景堪忧。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后,该公司老板感慨:“年报关乎公司诚信,信誉会遭遇到质疑,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,今后一定会及时年报,主动年报,为公司把握机遇,创造未来。”
案例3:未按时年报 拓展网上业务受阻
某公司因未按时年报,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该公司因发展需要,想在阿里巴巴上拓展网上业务,提交申请时却被告知公司在市场监管部门有失信记录,因此阿里巴巴无法通过该公司的审核。后来,该公司补报了年报,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后,在阿里巴巴的网上业务才得以通过审批。该公司老板这才意识到按时报送年报的重要性:“不按时年报,企业经营处处受限!这种约束和惩戒手段比罚钱厉害上百倍。我以后一定按时年报,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。”